又是一部标准的“原谅系”电影,开头、经过是呈现父子之间的鸿沟和矛盾,结尾是和解. 这部做到了自我认知上主动性的拒绝和接受. 主动性上的拒绝从一开头就很鲜明不用多说. 而关系到“和解”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自己的认定,而非他人的劝慰或者思想上各种形式的妥协. 直到最后父亲病发在病床上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和儿子生活,儿子都没有说一句原谅并在父亲去世后依旧对父亲把他的摄影展交给自己来办觉得不可思议. 回溯原本应该美好的情感关系和各自放下高墙,儿子并没有因为需要去选择原谅而是理解,理解他作为摄影师的职业,直面事实也放下了心中恨意. 至于儿子和女陪护之间感情,发展到后程女陪护爆料因为自身出轨前夫无法跟他在一起时,这个冲击点设置是非常好的,而情感的专一与否也是并行的争论点,但结尾并没有处理这个问题. 歌曲配乐多而不显得累赘. 我正好在10年前的电影院看过它. 本片是澳洲影史最高票房的记录保持者,澳州人民对它的热衷正好说明了:越是没有历史的国度,人民越渴望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正是消弭“我们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的追问所带来的虚无感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