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0页。
[2]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97页。
[3] 孙邦正:《普通教学法》,台湾国立编辑馆出版,1977年,第27~28页。
[4] 唐文中:《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页。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78页。
[6]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7]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
[8] [美]斯特弗、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
学习和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节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概念、影响学习的因素与学习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学习的概念
一般认为,学习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为了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和自身修养而采取的活动,它既包括了个体行为的改变,又包括了个体意识倾向和潜能的变化。在心理学研究中,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往往把学习定义为“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而认知心理学家则强调个体内部心理变化的过程,如加涅就提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从词意分析的角度讲,所谓“学”,就是获取知识和相关的信念,是一种吸收、吸纳并内化的过程;所谓“习”,就是去应用、去动手做,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